昨天开始,刷到了各种高考出分的视频。看得我这个孩子已经大二的老父亲感慨满满。有不少视频,看的人是尤其感动。这里就摘选5个最让我感动的视频,与大家分享。
大车司机安慰高考失利的儿子:
抬起头,看看前方,前方不都是路嘛!一片光明
视频中,一辆开大车的司机正与查分的儿子聊天。
儿子通过查分攻略查分后发现,成绩比想去的学校低了十多分,估计是去不了了。听到这里,开车的父亲也变得沉默。
很快,他拿出一沓资料给儿子——那是他自己为儿子高考准备的大学和专业录取攻略。他希望儿子看看,是不是有帮助。并特别强调:“不管选什么学校,爸供你都行了。”
面对有些失落的儿子,他接着鼓励道:“抬起头来,前面不都是路嘛!一片光明!”
点评:开大车的父亲能在驾驶室藏一沓高考攻略,工地搬砖的爸爸会把奖状贴在工棚的床头,很多时候,深沉的父爱就是这样的“做的多,说的少”。虽然他们不一定有太多的实践陪伴孩子,虽然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但只要在有空的时间里,他们就会把对着孩子的成绩憨笑,会把儿子在意的事同样当成大事来对待。
当“4 4”和“黄杨“充斥网络舆论的时候,家庭的托举都快成了贬义词,但“选什么学校,爸都供”,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还是会让更多的普通人感受到父亲和家庭的力量,这是一个普通父亲对孩子最庄严的承诺。
还有最后那句富于哲理的鼓励与开导,从一个大车司机嘴里说出来,竟然那么熨帖。所谓“爱,可以催生最大的智慧和最大的力量”在此刻更加具象化。
也许大车司机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在短短的几十秒的视频里刻画出了一位立体的中国父亲形象。
多余的话不说了,为这位中国好父亲点赞!
天津父子:英语不够130?分够吗?分够就成!
这是一对天津父子。高考前,父亲对儿子表达了殷切期望和敦敦教诲:不用考那么多,英语考130就行了,考那么多没用。
出分后,父亲问:英语有130吗?儿子:不到130。父亲:总分够用吗?儿子:够用。父亲:够用就完了!
整个过程气氛平和、淡定,父子两天津口音的对话给人让人感觉像在说相声。
点评:乐观、豁达的父亲,不给儿子施加过多的压力,更多的是对儿子的信任和理解,以及对在孩子感到遗憾时即使送出的安慰。平静、平凡的对话几乎不见波澜,却充满了乐趣与温馨,这也许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亲子互动模式了。
女生300多分可上大专 亲人夸赞其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光宗耀祖
视频里的女生查到的分数是300多,这个分在当地可以上个大专。听到结果,全家一片欢呼,一位女性满脸含笑,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大声呼贺,另一位男性更是对其竖起大拇指进行夸赞:“你光宗耀祖了,咱家就没人参加过高考,并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全家的骄傲!”
点评:300 多分在别人眼里或许只是大专线,但在这个 “没人参加过高考” 的家庭里,它是破土而出的第一颗芽,是祖辈踮着脚望了几代的校门终于为孩子打开了一条缝。
这个视频也体现了教育最动人的力量——不是分数高低,而是当一个家庭用足力气托举孩子时,再普通的成绩都会变成照亮前路的星光。只要走出了,哪怕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也值得全家人骄傲,因为它是努力后的突破,是新希望的开始。
不辜负妈妈的眼泪与信任 他从单科20分逆袭到总分546
这个男孩高一时不爱学习,经常打游戏等各种玩,六门课总成绩320多分,高二时有的科目甚至只有20多分。孩子妈妈也因此在家里哭了两天两夜。母亲的痛苦终于让儿子觉醒。为了不辜负妈妈的眼泪,在妈妈的监督贺支持下,他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一点点提高,最终在高考时考出了546分。查分之后,不但孩子激动不己,孩子妈更是忍不住在此哭出来。而这次,她是喜极而泣。
点评:记得很久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也是同样贪玩,经常半夜出校去网吧、游戏厅。一天晚上,他的父亲走了30里山路,给他送来了当月的饭费和花销。父亲走后,那晚他又出去,却很快又回到了宿舍。回来后的他神情怪异、默默不语,也不对任何人说起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往后的日子里他更是一改之前的模样,开始认真努力地学习,并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一次同学聚会上,他醉酒后说出了那晚的故事——那天晚上,他出去时,无意中发现墙根下躺着一个人,那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原来他的父亲为了省下在城里住宿的钱,而选择了在墙根凑合一晚。也许这只是个鸡汤段子,但无疑在当年击中了很多学子对父母的感情。
这个视频的感情与道理与上面的故事有些类似。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所谓的“觉醒时刻”,不过是他们在某一天突然感受了现实无奈的困苦,看懂了父母藏在皱纹里的期盼,于是把游戏手柄换成了练习册,把“不愿意”或者 “我不行” 改成了 “我试试”。这个 546 分的视频,记载的其实是一个孩子灵魂蜕变的过程,是对家人信任、付出与坚持的回应。人的成长,从不怕晚,只是有时愿意用眼泪来催生发芽。
山东莱西男孩:差点缀学,被老师拽回去,最后考了630
这个男孩高三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学习受挫,还是其他原因,忽然不想上学了,辍学去面馆打了两天工,累得够呛又碍于面子不愿回去。是老师强制把带他回校继续上学,最终的630分足以让他上个985。
因为这段经历,在出分之后,他和他的父亲都对老师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也对自己当年的行为进行了反省——“辍学真的是自己人生中最愚蠢的决定!”幸好,他有个好老师,及时将他拉了回来。他很感谢老师在“人生最关键的人生岔路口”,老师强硬地将他拉回正确轨道。
点评:人生难免年少轻狂、任性不羁,幸好还有幡然醒悟、矢志不移,更幸运地是在人生最要紧的选择关头,有一位导师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带你走上正规,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我身边也曾遇到过一些有挺好的学习潜力,却因自己的任性,最终放弃学习、步入社会的人。当然他们最后生活的也不错,他们无疑有弃学的权利,也有不上大学依然让生活过的不错的能力,人也常说,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不是独木桥。但我不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是否会为自己本可以为高考冲一把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这件事情感到一丝懊悔或者惋惜。
但从这个视频来看,老师毫无意义问是男孩子人生中的贵人,是他高考这个选择里的领路人,而男孩子也终没负老师的信任和自己的坚持。一切都是最好的结果。这就是人生,可以有很多条路,但在每一个选择的路口,你只能选一次。
附相关视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