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导航网欢迎您!!!

网站收藏健康资讯网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孩子患早衰症父母均有遗传基因,4岁的他皮肤发硬3年余,视力不清,沟通障碍,原来是得..

孩子患早衰症父母均有遗传基因

病例回顾

患儿,男性,4岁2个月,因"皮肤发硬3年余,视力不清,沟通障碍1天"入院,患儿3年余前(出生1个月左右)因进行性皮肤发硬,体重不增医院就诊,诊断"硬皮症",行基因检测发现LMNA c.1824C>T(p.G608G)的杂合突变,后皮肤逐渐出现弹性差及大量褐色色素沉着,伴严重生长发育迟缓,脱发,关节畸形等症状。

患儿于入院前1天出现视力不清,随后出现沟通障碍,眼神呆滞,不能发音及交流等症状。查头颅MRI见双侧额顶叶皮层及侧脑室周围多发异常信号,额顶叶深部白质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脑梗死。入院后予脑苷肌肽护脑,尼莫地平扩张血管,速碧林联合阿司匹林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甘露醇降颅压,患儿经治疗后意识好转出院。患儿出院1个月神经内科随访,患儿意识清晰,可正常发音及沟通,可自行走路。

症状体征

体格检查:体重7.8 kg,身高77 cm,身高体重均<P1,神志不清,目光呆滞,前囟未闭,前囟直径3 cm?3 cm,特殊面容表现为前额突出,毛发稀疏秃头,头皮静脉显露,鼻子长而窄,上唇薄,小颌畸形,双侧髋关节及膝关节挛缩固定,呈骑马样站姿,下蹲困难,全身皮肤干燥僵硬,弹性差,躯干部大量花斑样色素沉着。

诊断方法

胸片:双侧肋骨多发畸形,双侧锁骨及肩胛骨发育不良;骨盆正位片:双侧髋臼形态偏浅,双侧股骨颈干角显著增大;四肢长骨片:双侧桡骨近端骨干偏细,骨小梁偏稀疏,双侧肱骨远端干沟端及双侧胫骨近端干骺段增宽;头颅侧位X线:颅锁发育不良。2021年8月颈部动脉血管B超: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增厚0.05 cm。2021年8月头颅MRI:双侧额顶叶皮层、双侧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周围多发异常信号,额顶叶深部白质多发异常信号,脑梗死考虑。2021年8月头颅MRA:双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基底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增粗。基因检测显示患儿携带1号染色体LMNA基因(c.1824C>T(p.G 608G))de novo杂合同义突变。

治疗方法

患儿予脑苷肌肽护脑,尼莫地平扩张血管,速碧林联合阿司匹林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循环,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

临床转归

患儿症状缓解,可正常发音及沟通,可自行走路,病情稳定。

儿童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大约每400~800万新生儿中才有一个早衰症患儿出生。虽然本病为一种先天遗传性疾病,但还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隐性还是显性遗传。

早衰症患者在出生时通常十分正常。然而,在一年之内,他们的成长速度便会减缓。不久后,他们的个子就会比其它正常孩子矮,体重更轻。虽然具备正常的智力,但头发却会斑秃、皮肤褶皱而松弛、牙齿脱落,鼻子扁缩,脸与下巴偏小,与脑袋大小极不相称,眼睛凹陷,在面颊和手臂的皮肤上分布着若隐若现的老年斑,宛若80岁的老人。

他们还会患上多种老年疾病,如关节僵硬、髋部脱臼、以及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动脉硬化是早衰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大多患儿都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早年夭折。不过,患儿并不会患上全部老年病,比如白内障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在早衰症患者身上就并没有出现过。

除此之外,早衰症患者通常对阳光敏感,这是因为此病患者的身体无法进行正常人的DNA修复工作,从而失去细胞复制及蛋白质制造的功能。

早衰症是由一个单一的基因(LMNA)突变导致的。该基因掌控着一种维持细胞核稳定性的必要蛋白质的产生。LMNA的突变会导致细胞不稳定,这也是为何患儿会面临早衰。然而,与许多其他的基因类疾病不同,早衰症很少通过家族遗传。在大多数情况下,早衰症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

目前尚没有已知的因素(如生活方式或环境问题等)会增加患早衰症或生下患有早衰症孩子的风险。早衰症是极其罕见的。对于已经有一个孩子患有早衰症的父母来说,第二个孩子患有早衰症的几率约为2%至3%。

早衰症尚且没有治愈方法,但正在进行的研究或有治疗的希望。FDA已在2020年批准了洛那法尼用于治疗此病症。

参考文献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progeria/symptoms-causes/syc-20356038

https://baike.baidu.com/item/早老症#1

来源 | 梅斯医学

编辑 | 蓝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梅斯医学APP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