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位26岁的女性因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导致卵巢功能严重衰退,相当于45岁女性的水平,甚至出现了绝经症状。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也再次敲响了女性健康警钟——卵巢早衰并非“中年女性”的专属问题,年轻女性同样需要重视卵巢健康。
什么是卵巢早衰?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显著下降,导致月经紊乱、不孕、雌激素水平降低以及更年期症状提前出现。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巢功能在45至50岁左右才会逐渐衰退,但若在40岁前就出现类似更年期的表现,就被称为卵巢早衰。
研究表明,卵巢早衰的发病率约为1%,即每100位女性中就有1人可能在40岁前经历这一问题。
为什么熬夜会导致卵巢早衰?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许多女性为了工作或学习不得不熬夜。然而,熬夜对卵巢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饮食结构、情绪状态等。
长期熬夜会打乱...的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尤其是雌激素的分泌,从而加速卵巢功能的衰退。
此外,熬夜往往伴随着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进一步加重卵巢负担。
卵巢早衰的早期信号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延长、缩短、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是卵巢功能过早衰退最早且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如果女性在25岁之后出现月经不规律,尤其是持续3个月以上的异常,应及时就医。
低雌激素表现:
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如潮热、盗汗、失眠、焦虑、记忆力下降、乏力、骨关节疼痛等,这些症状与更年期相似,但出现在较年轻的年龄段。
不孕症:
育龄女性长期无法怀孕或反复流产,可能是卵巢功能过早衰退的信号。卵巢早衰的女性通常难以自然受孕,甚至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
性器官症状:
表现为腋毛和阴毛脱落、性欲减退、性生活时...疼痛及分泌物减少等。
怎样预防卵巢早衰?
规律作息:
尽量在晚上10:30前入睡,避免熬夜。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睡眠规律性比具体的入睡时间更重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的稳定,从而保护卵巢功能。
均衡饮食:
避免长期依赖外卖,应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E、DHEA、辅酶Q10等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坚果、绿叶蔬菜、鱼类等,有助于延缓卵巢衰老。
适度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维持卵巢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会加速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
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关注月经变化和激素水平。如果出现月经不调、性欲减退、潮热盗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体检建议
为了早期发现卵巢早衰,女性应定期进行以下检查:
超声检查:通过...B超查看卵巢的基础卵泡数和子宫状况,评估卵巢体积和卵泡发育情况。
血液学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等),了解激素水平是否异常。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检查:AMH由卵巢中的原始卵泡分泌,可以更早、更灵敏地反映卵巢功能的衰退。
卵巢早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年轻女性中逐渐增多。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卵巢早衰的发生。正如那位26岁女子的案例所警示的那样,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透支”卵巢健康。因此,女性应从现在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保护卵巢功能,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