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哦~
哈喽哈哈,这里是纯纯
刷到了一条朋友圈,是认识了12年朋友发的,分享的是她的孩子,她在我大二的时候结婚了,很开心看到她这么幸福。
我翻看了一下我们之间的聊天日期,还停留在过年时约饭的记录。以前消息秒回,现在轮回;以前讨论八卦,现在开口就是孩子。
这种落差感太常见了,这背后都是复杂的生活逻辑。
生活重心发生转移
其实不是朋友之间情谊变了质,而是生活的重心发生了迁移。朋友结婚后,肩上扛着新的责任,从前那般纵情挥洒于友情的自由时间,如今不得不分给家庭、分给孩子。
以前什么事都会和你分享,现在连回信息都回得慢,约饭也是以“家里有事”、“孩子哭闹”而取消,这不是友情贬值,而是生活的容器容量有限,当“家庭事务”、“育儿责任”这些重要事项涌入,留给朋友的时间和精力必然被大幅压缩。随着人生的角色变换,生活的重心也随之转移。
共同语言断层
婚前,和朋友间共享的是单身或者恋爱的生活体验,比如:职场八卦、兴趣爱好、旅行计划等等;婚后,尤其是有孩子后,生活的议题发生剧变,比如:婆媳关系、孩子教育、伴侣磨合等等,这些新的议题,未婚的朋友很难与之产生共鸣,甚至是不感兴趣。
当结婚的朋友沉浸在新的人生剧本里,而你还在上演原来的篇章,彼此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不是朋友“俗”了,而是生活阶段不同步、共同语言断层了。
区分疏远和变质
为什么朋友结婚就“变了”,这里的变了要区分是疏远还是变质,变了不一定就是变质了,如果只是联系减少但情谊仍在,是“疏远”,如果态度冷漠、不再关心,则可能是“变质”。
朋友结婚后的“变化”,更像是生活河流自然分叉出的新航道。不是友情消失了,而是它需要在新的人生地貌上重新寻找流淌的方式。
最后我想说:
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与角色的淘洗。当生命进入新章,重心自然移易,并非友情褪色,它只是悄然退后几步,好容得下更广阔的爱与责任。理解那些沉默背后的忙碌与疲惫,适应新的相处频率,或许,才是成年人对友谊最成熟的守护。
点赞收藏 关注哦